成语有关诎的成语

有关诎的成语

有关诎的成语共收录8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大直若诎见“大直若屈”。《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诘诎聱牙同“诘曲聱牙”。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且又日鼓舞之以报章,间协助之以书籍,中之文词,虽诘诎聱牙,难于尽晓,顾究亦输入文明之利器也。”
聱牙诎曲形容文辞艰涩难读。清 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推公之意,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
诎膝请和诎:通“屈”,弯曲;诎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
时诎举赢见“时绌举赢”。
计穷力诎见“计穷力屈”。明·鹿善继《请发帑疏》:“臣今日之请,非但司辽饷言辽饷,实在新库言新库,计穷力诎,不得不出于此。”
诎寸信尺诎: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长一尺。比喻舍弃小的毛病,伸张大的事理。亦作“诎寸伸尺”。
诎要桡腘弯腰曲膝。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诎要桡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