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觏的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 李觏的诗(81篇) 〕
近现代:
曹敏
芳草郊原极望迷,武陵何处是清溪。春花憔悴惊风雨,野市萧条泣鼓鼙。
虎入平阳烟景改,尘生沧海暮云低。谁销天下兵戈气,化作晴空五色霓。
芳草郊原極望迷,武陵何處是清溪。春花憔悴驚風雨,野市蕭條泣鼓鼙。
虎入平陽煙景改,塵生滄海暮雲低。誰銷天下兵戈氣,化作晴空五色霓。
清代:
毛奇龄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清代:
徐釚
隔岁东风,预欺旅鬓添华发。屠苏传遍,守兰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红闺早掩,诉灯花、向伊难说。除非好梦,归去相寻,不教閒杀。
隔歲東風,預欺旅鬓添華發。屠蘇傳遍,守蘭缸、怎得消愁法。
料是紅閨早掩,訴燈花、向伊難說。除非好夢,歸去相尋,不教閒殺。
宋代:
许棐
麾节交迎出帝城,满朝皆羡板舆荣。一州暂辍春风暖,八郡同瞻霁月明。
吴苑莺花新管领,秦溪桃李旧生成。应怜倦卧寒窗者,煮药炉边听雪声。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闆輿榮。一州暫辍春風暖,八郡同瞻霁月明。
吳苑莺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卧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元代:
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万灶兵拥双霓旌。
锦裘绣帽白玉带,金戈铁马红鞶缨。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竈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明代:
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马一书生,感时涕江涘。
握手访中原,茫茫不可视。今上古武丁,鼎铛缺双耳。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铛缺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