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咶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荀况《荀子 仲尼》:“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基础信息
拼音fú ér shì tiān
注音ㄈㄨˊ ㄦˊ ㄕˋ ㄊ一ㄢ
繁体伏而而天
感情伏而咶天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无法达到目的。
近义词背道而驰、恰得其反
英语lick the sky by lying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with one's face downwar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掉以轻心(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伏而咶天的意思解释、伏而咶天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行不副言 | 谓言行不一。 |
墨汁未干 |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莫明其妙 |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
力不能支 | 力量不能支撑。表示事到危难时候;想要挽救、解决;但力量不够。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