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昼夜的成语故事


不舍昼夜

拼音bù shě zhòu yè

基本解释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晚年常与他的弟子一起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在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若有所思,孔子叹息光阴像河水一样不舍昼夜地不停地流逝。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光阴,刻苦求学,宣扬儒家文化。孔子感到十分欢欣。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舍昼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草木知威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旁敲侧击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高耸入云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起兵动众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