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主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例子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她拿定主意去跟沙克蒂尔再见一面。”
基础信息
拼音ná dìng zhǔ yì
注音ㄋㄚˊ ㄉ一ㄥˋ ㄓㄨˇ 一ˋ
感情拿定主意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决定。
近义词打定主意
反义词犹豫不决
英语make up one's mind(take ai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嫁狗随狗(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拿定主意的意思解释、拿定主意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淆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倒果为因 |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