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鼎覆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折足覆餗”。
出处《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例子元·耶律楚材《答杨行者书》:“今也抑意陈书,引年求退,惧折鼎覆餗之患,避牝鸡司晨之讥。”
基础信息
拼音shé dǐng fù zú
注音ㄕㄜˊ ㄉ一ㄥˇ ㄈㄨˋ ㄗㄨˊ
繁体摺鼎覆餗
感情折鼎覆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折足覆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放难收(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折鼎覆餗的意思解释、折鼎覆餗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手可得 | 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
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叫化子 | 乞丐。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