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责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引咎自责”。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例子《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
注音一ㄣˇ ㄐ一ㄡˋ ㄗㄜˊ ㄍㄨㄥ
繁体引咎責躳
感情引咎责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引咎责躬的意思解释、引咎责躬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奸夫淫妇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