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


拼音bù qū
注音ㄅㄨˋ ㄑㄨ
词性形容词


不屈

词语解释

不屈[ bù qū ]

⒈  不屈折。犹言不卑下。不顺从;不屈服。不竭;不尽。

引证解释

⒈  不屈折。犹言不卑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杨伯峻 注:“虽能委曲,而不屈折。”
宋 曾巩 《夫人周氏墓志铭》:“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於言而谨於礼者也。”

⒉  不顺从;不屈服。

《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乃缚 嵩 于庭而掠之数百, 嵩 不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夫子》:“明 监军 张公春,於 大凌河 被擒,见 太宗 不屈。”
陈登科 《活人塘》五:“你们要记住,坚决勇敢,顽强不屈,切不能骄傲大意。”

⒊  不竭;不尽。

《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 注:“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
《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国语辞典

不屈[ bù qū ]

⒈  不屈服、不顺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
《三国演义·第七九回》:「画云长俨然上坐,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拜伏于地,哀求乞命之状。」

不服

低头 屈服

英语unyielding, unbending

法语inflexibilité

分字解释


※ "不屈"的意思解释、不屈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竹子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它在寒冬腊月里依然挺立着,即使寒风凛冽,它也毫不屈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竹子就是有着一股“钻”劲,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榜样。

2.鼓励,就是给予安心、希望和勇气,是精神的触发作业,点燃对方的生命,引出永不屈服的力量。

3.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4.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她的炎黄子孙以爱国着称。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国歌声在晴空回荡,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沸腾。

5.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6.面对五十五年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字正腔圆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民族!”。

7.有人喜欢月季,有人喜欢荷花,也有人喜欢牡丹,而我则喜欢不畏严寒的菊花。它牡丹的雍容华贵,也荷花的亭亭玉立,更月季的婀娜多姿,可是它有着独特的风韵顽强不屈。

8.七八十年前,有一群人,他们的一生为我们今天所歌颂。就在重庆,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牢房里,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动了国民的良知。

9.老师面对冲进学校的坏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搏斗,最后把坏人抓住了。

10.摘要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译介过程及其贡献:朱生豪是我国解读说不完、道不尽的莎士比亚的第一人;朱译莎剧质量之高“迄今仍无出其右者”;朱生豪是不屈不挠、立志填补中国文化空白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