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寄托


拼音jì tuō
注音ㄐ一ˋ ㄊㄨㄛ

繁体寄託
词性动词


寄托

词语解释

寄托[ jì tuō ]

⒈  委托别人照料。

寄托侍者。——唐·李朝威《柳毅传》
寄托孩子给别人看带。

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 leave with;

⒉  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place hope on;

⒊  托身,安身。

无可寄托。——《荀子·劝学》

settled place for life; take shelter; settle down;

引证解释

⒈  见“寄託”。

国语辞典

寄托[ jì tuō ]

⒈  委托、付托。

《三国志·卷四〇·蜀书·李严传》:「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身责重,思得良伴。」

委托

⒉  依托、安身。

《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

⒊  文学家寄情托兴,借题发挥。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

⒋  法律上指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为保管之契约行为。

分字解释


※ "寄托"的意思解释、寄托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若用于形容人心,则应取诗中寥廓之意,固然没有可供寄托之灯塔,却有沙漠的一望无际。

2.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农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

3.洁白的花圈寄托着哀思,上面覆盖着刘汉亲笔撰写的挽联。

4.梦想有时就像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寄托,不一定是为了实现要这么去做的,它会让你安心,让你相信自己与众不同。山亭夜宴

5.微风习习,寄托秋的幽思;凉风阵阵,带去秋的爽朗;落叶簌簌,留下秋的幻想。此刻,成熟的稻穗风中游走,快乐的精灵暗送秋波,祝立秋愉快!

6.芽儿,是春的梦想;荷花,是夏的笑脸;枫叶,是秋的寄托;雪花,是冬的翅膀。梦想是美丽的,是可爱的,五彩斑斓的梦,充实着童年。

7.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留言和网上鲜花等方式寄托对逝去先烈们的哀思。

8.温州的雨还在绵绵而下,打湿了柳绿桃红,打湿了窗外芭蕉,也在我心里寄托着绵绵哀思。然而,雨终将停歇,带着信心和勇气的我们将在如愁的雨后迎来明媚鲜艳,迎来擦干泪水后的笑脸。

9.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品是摧残花朵的恶果,青少年是未来的寄托,*品是阻碍未来的枷锁,青少年是家庭的成果,*品是腐蚀家庭的污浊。远离*品,青年成正果!

10.看看夜空,弯弯的月亮挂在天幕上,凄凉,神秘,孤独,寂寞,温馨,含情,幽怨,也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一眼就忘不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百看不厌,如醉如痴,是啊,我们对月亮有着永久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