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丹毒


拼音dān dú
注音ㄉㄢ ㄉㄨˊ

丹毒

词语解释

丹毒[ dān dú ]

⒈  一种急性皮肤炎症,多见于小腿和面腿。

eryslpelas;

引证解释

⒈  病名。俗称“流火”。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皮下浅表淋巴管网发炎,多发生于小腿或面部。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丹毒》:“丹毒名多云片形,风火湿寒肉分凝。胸腹四肢分顺逆,清火消风砭敷灵。”
注:“孙真人 云:‘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色,如丹涂之状,其大如掌,甚者遍身,有痒有痛,而无定处。’”

国语辞典

丹毒[ dān dú ]

⒈  病名。一种散播性链球菌所引起的组织炎及淋巴管炎。患部皮肤红肿、疼痛、易蔓延,多半引起高烧、淋巴腺肿及脑膜炎等并发症。

英语erysipelas (medicine)​

法语érysipèle

分字解释


※ "丹毒"的意思解释、丹毒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土壤则极易传播大豆疫病菌、马铃薯金线虫、猪丹毒杆菌等多种动植物的病原生物,我国相关法律条例将土壤和部分植物种苗列为禁止进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