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


拼音bá hé
注音ㄅㄚˊ ㄏㄜˊ
词性名词

港台仰角 標高

拔河

词语解释

拔河[ bá hé ]

⒈  一种体育比赛,两队在一条大绳的两端用力拉,拉过规定的界线为胜。

tug-of-war;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握住长绳两端,双方用力拉绳,把绳上系着的标志拉过规定界线为胜。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拔河,古谓之牵鉤……今民则用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繫小索数百条挂於胸前,分二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
《新唐书·中宗纪》:“景龙 三年……及皇后幸 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
宋 梅尧臣 《江学士画鬼拔河篇》:“分明八鬼拔河戏,中建二旗观却前。”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八章:“这一下,油纸伞变成降落伞,两人紧紧的把它拉住,像跟顽皮的风拔河。”

国语辞典

拔河[ bá hé ]

⒈  一种比赛力气大小的体育活动。参赛者分成两队,各持绳索的一端,同时用力向后拉。绳子中间系有标识,能将标识拉过一定界限者为优胜。战国时称为「拖钩」、「牵钩」,唐时称为「拔河」。

《谈征·事部·拔河》:「唐中宗景龙三年春正月幸元武门观宫女拔河。《拔河》,戏名也。〈景文龙馆记〉曰:『清明节以大麻緪两头系千余小绳,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即今拉军之戏也。」

拖钩 牵钩

英语tug-of-war, to take part in a tug-of-war

德语Tauziehen (S, Sport)​

法语tir à la corde

分字解释


※ "拔河"的意思解释、拔河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场拔河比赛,我们一路领先,夺得冠军,一切称心如意,同学们高兴极了。

2.学习就像一场拔河比赛,只要用坚持,就能获得胜利。

3.但彼此的心里都在用力地拔河。双手紧握着粗糙的绳索,掌心里渗出黏糊糊的血。没有加油的人群,没有队友,空旷的斗兽场上,安静却激烈的双人拔河。

4.拔河比赛获胜后,同学们更加精神焕发,表示还要夺得篮球赛的冠军。

5.这次拔河比赛,全班同学都要到现场给参赛队员摇旗呐喊。

6.在拔河比赛中,同学们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对手。

7.我自告奋勇参加了拔河比赛。

8.拔河比赛靠的就是众志成城的精神,有此精神,则能克敌致胜。

9.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

10.拔河这样体育活动很有趣,不仅男孩们倾情投入、全力以赴,就连女孩们也不再顾及淑女形象地喊起了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