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粗枝大叶粗枝大叶的意思
zhī

粗枝大叶


拼音cū zhī dà yè
注音ㄘㄨ ㄓ ㄉㄚˋ 一ㄝˋ

成语解释 粗枝大叶

繁体粗枝大葉

粗枝大叶

词语解释

粗枝大叶[ cū zhī dà yè ]

⒈  比喻粗鲁不精细;疏略不慎密。

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

crude and careless; sloppy;

⒉  比喻大概的情形。

rough outlin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粗株大叶”。

⒉  形容简略概括。

《朱子语类》卷七八:“《书序》恐不是 孔安国 做, 汉 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 六朝 时文字。”
明 文徵明 《题沉石田临王叔明小景》:“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粗株大叶,草草而成。”
《何典》第十回:“﹝ 活死人 ﹞也将别后事情,粗枝大叶説与他听了。”

⒊  形容粗疏,不精细。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娘呵!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听不的你那里野调山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可是个粗枝大叶,有嘴无心的人。”

国语辞典

粗枝大叶[ cū zhī dà yè ]

⒈  比喻疏略,做事不细密。

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一折》:「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听不的你那野调山声。」

谨小慎微 精摹细琢 精雕细刻

⒉  大体的轮廓。

《镜花缘·第一六回》:「老夫于学问一道,虽未十分精通,至于眼前文义,粗枝大叶,也还略知一二。」

分字解释


※ "粗枝大叶"的意思解释、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2.两者都富有争议,并且相关的实施办法也是粗枝大叶的。

3.看社会问题,有时不能过近、过细。过近过细,则会歪曲事物的本质,粗枝大叶有粗枝大叶的好处,过细则有过细的坏处。

4.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5.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6.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7., 我们不能容忍这种粗枝大叶的作风。

8.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9.我是一个简单的人,但是绝不粗枝大叶,虽然性格有点大大咧咧,但是心却很细。

10.对于古典诗词虽然不太精通,但粗枝大叶的知识我还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