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词语解释
蟋蟀[ xī shuài ]
⒈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英cricke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螅蟀”。
⒉ 昆虫名。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雄的善鸣,好斗。也叫促织。
引《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逸周书·时训》:“螅蟀居辟。”
朱右曾 校释:“螅蟀生土中,有翼而未能飞,但居壁上。辟、壁同。”
叶圣陶 《隔膜·母》:“风也不起,蟋蟀也不叫,花间小虫跳跃的微声也没有。”
⒊ 《诗·唐风》篇名。小序谓刺 晋僖公 “俭不中礼”。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印段 赋《蟋蟀》。
引赵孟 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
《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
薛综 注:“《蟋蟀》,《唐》诗刺俭也,言独为节爱,不念《唐》诗所刺邪!”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⒋ 象声词。
引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同伴中但闻楼板蟋蟀声,如相拥而行者。”
国语辞典
蟋蟀[ xī shuài ]
⒈ 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
⒉ 《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 。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英语cricket (insect)
德语Grille (S), Heimchen (S)
法语grillon
分字解释
※ "蟋蟀"的意思解释、蟋蟀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摆动。
2.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3.全国各地的斗蟋蟀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0年,蟋蟀交易和养殖产业已达4亿元规模。
4.潺湲的波浪从洸河来,交织绿苇汇成那蓝天碧水滩,威猛雄霸的蟋蟀才是最自在,馔玉炊金的四八宴席最期待。
5.蟋蟀生性脾气暴躁,这两只公蟋蟀一见面,气就不打一处来,弄不好马上开战,好像它们这一身战甲真的专门是为打架而准备的。这不,我刚想找个罐,好让它们各得其“所”,里面已经“战火纷飞”了。
6.蟋蟀小巧玲珑,全身呈紫褐色,脑门上像细丝般的两根触须;一会儿向上竖起,一会儿微微交错摆动。
7., 我可不是盒子里的蟋蟀,任人摆布,只有我自己才能决定我的命运。
8.我和几个小伙伴轻轻地拨开野草,掀起断砖,像寻觅珍宝似的捕捉着蟋蟀。
9.炎热的夏天,有位音乐家,总是躲在石头缝里,草丛里唱着优美动听的歌,那就是蟋蟀,我真想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10.这是关键步骤,用蟋蟀草挑逗待战的“将军”,直到它们怒吼开牙,才算进入状态,有经验的玩虫高手还会用真的老鼠胡须将蟋蟀引得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