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粟


拼音yī sù
注音一 ㄙㄨˋ

一粟

词语解释

一粟[ yī sù ]

⒈  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喻物之细微渺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

《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銖,十二銖而当半两。”

⒉  喻物之细微渺小。

宋 欧阳修 《憎蚊诗》:“惟尔於其间,有形纔一粟。”
宋 苏轼 《赤壁赋》:“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分字解释


※ "一粟"的意思解释、一粟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每个人在天地间都如沧海一粟,怎能骄傲自大?

2.骄傲的人,实在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

3.他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犹如沧海一粟。

4.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每天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点滴积累也只不过是汇聚成溪,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向大海靠近。

5.个人的成绩在整个社会建设中只是沧海一粟。

6.君已成龙,卿已育珠,那些年我们说过的天真誓言打过的赌,都只变成了跌入浩瀚沧海中的一粟,你只顾匆匆仓仓皇皇赶路,却不见谁人散落了一地芳心错付,尽归尘土。

7.我们干部同志要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力量只是沧海一粟。

8.我们虽然作出了一些成绩,但和伟大的事业相比,那只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9.我们个人做出的任何成绩,和伟大的革命事业相比,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1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