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
词语解释
著书[ zhù shū ]
⒈ 撰写著作。
引证解释
⒈ 撰写著作。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避谤不著书,习医方。”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尚志 ﹞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
冰心 《空巢》:“你退休了,正可以得闲著书了。”
国语辞典
著书[ zhù shū ]
⒈ 写书。
引《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胡母生传》:「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
分字解释
※ "著书"的意思解释、著书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水蚌坚韧不拔,忍痛磨砺,孕育珍珠;史迁坚韧不拔,含垢忍辱,发愤著书;苏武坚韧不拔,吞毡饮雪,边关牧羊。
2.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3.一百零一、我读书时主修心理学及历史,因此我强烈地感到这现象有多可悲。专家们如何的认同,在清谈节目里侃侃而谈,或著书立说以求哗众取宠,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论述是极其不真确。
4.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5.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6.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7.高莽毕生研究俄罗斯文学,著书颇丰,晚年他别辟蹊径,成为中国第一个介绍俄罗斯墓园文化的人。
8.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9.在中国,特别是在建国以后,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西方的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的价值蕴含,并纷纷著书立说。
10.张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相关词语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zhù zuò著作
- hòu hàn shū后汉书
- hàn shū汉书
- wǔ sè shū五色书
- tóu shàng zhuó tóu头上著头
- zhí zhuó执著
-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
- hé zhù合著
- shū jì书记
- shǒu shū手书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jiāo shū教书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shòu shū受书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shū fáng书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shū kù书库
- xiǎn zhù显著
- yí shū遗书
- tú shū图书
-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
- shū mù书目
- shū fǎ书法
- zhǐ cǎo shū纸草书
- cǎo shū草书
- cáng shū藏书
- tǔ zhù土著
- shū jiǎn书简
- jué mìng shū絶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