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自出


拼音zì chū
注音ㄗˋ ㄔㄨ

自出

词语解释

自出[ zì chū ]

⒈  自逃在外。

⒉  犹自首。

⒊  出自于。

⒋  自己制订;自己创建。

⒌  甥之代称。

引证解释

⒈  自逃在外。

《左传·成公十二年》:“周公 出奔 晋,凡自 周 无出, 周公 自出故也。”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⒉  犹自首。

《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⒊  出自于。

《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⒋  自己制订;自己创建。

《北史·齐纪中论》:“﹝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⒌  甥之代称。

《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杜预 注:“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分字解释


※ "自出"的意思解释、自出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清人赵翼称他“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并说“论者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见《瓯北诗话》)。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3.他的写意水墨自出新意,极善处理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和冷暖色的关系,焦墨、宿墨与淋漓水晕的结合尤为巧妙,线条、墨韵、色彩更是达到自由奔放的境界。

4.一个院子中重峦叠嶂的假山,映衬的恰到好处的树状盆景,无处不显出园林大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处处活灵活现的风景匠心独运,附仰生资,不失为园林界的一处瑰宝。

5.圣诞老人坏了马车,没有送去我的礼物;元旦列车发车晚点,没有传去我的祝福。新春来临之际,我只好亲自出发送问候,不管收到早晚,都要好好珍藏。

6.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固然方便,但要能自出机杼,才能不同凡响啊!

7.他的书法笔力凝致,气势纵横,雄伟壮观,翰墨淋漓,朴鲁疏狂,自出机杼。笔下龙飞凤舞,线条节奏明快,具有音乐般的美妙乐章。他痴迷历代行草书法。

8.他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件雕塑,却与我的雕刻雷同,使他自出心裁的雕塑不能展示。

9.在邓石如的诸多追随者中,吴让之是一位能自出机杼,别开风貌的大家。

10.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固然方便,但要能自出机杼,才能不同凡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