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字的意思_朔字的解释、组词、拼音、组词、笔顺、部首-语文宝典
首页汉语字典朔字的解释
朔

拼音 shuò 注音ㄕㄨㄛˋ
部首月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UBTE 五行 统一码6714
笔顺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
名称点、撇、横、竖折/竖弯、竖、撇、撇、横折钩、横、横

基本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

※ 朔的意思、基本解释,朔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康熙字典

朔【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

《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

《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朔【卷七】【月部】

月一日始蘇也。从月屰聲。所角切

说文解字注

(朔)月一日始蘇也。朔蘇㬪韵。日部曰。晦者、月盡也。盡而蘇矣。樂記注曰。更息曰蘇。息、止也。生也。止而生矣。引伸爲凡始之偁。北方曰朔方。亦始之義也。朔方始萬物者也。从月。屰聲。所角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