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发言


拼音fā yán
注音ㄈㄚ 一ㄢˊ

繁体發言
词性动词


发言

词语解释

发言[ fā yán ]

⒈  发表意见(多指在会上)

他发言积极。

speak; make a speech;

发言[ fā yán ]

⒈  发表的意见。

煽动性的口头发言。

statement;

引证解释

⒈  发表意见。参见“发言盈庭”。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 时有幸倡 郭舍人 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説。”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讎。”
宋 司马光 《祭钱君倚文》:“中年相值,情厚故交,饰貌无华,发言必尽。”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康濯 《腊梅花》五:“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发言。”

⒉  发表的意见。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絶异,非人所能及也。”
明 何景明 《上杨邃菴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巴金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不断的掌声就说明这些发言是受到全场热烈欢迎的。”

⒊  指发言稿。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二:“深夜,代表们都休息了,小会议室里还亮着一盏灯,是有人在赶写发言还是忘了熄灯?”

⒋  表现于语言文字。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孔颖达 疏:“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於言,乃名为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⒌  指遣词造句。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⒍  犹开口。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抑彊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託 芝,不敢发言。”
《南史·傅亮传》:“武帝 有受禪意,而难於发言。”
宋 司马光 《颜太初杂文序》:“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小姑曰:‘家姊本无意輒慕君子,而 杨郎 先自发言。’”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 叹道:‘生死无常,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敍及此也。’”

⒎  犹扬言。

《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 来兴儿 ﹞执证説:‘你从某日,没曾在外对众发言要杀爹,嗔爹不与你买卖做?’”

国语辞典

发言[ fā yán ]

⒈  说话、表示意见。

《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只听得教士首先发言,对本府说道……。」

说话

沉默

分字解释


※ "发言"的意思解释、发言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数名记者再三质问国际奥委会女发言人是否对中国没有履行承诺感到尴尬之后,王伟对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的表现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辩护。

2.领导的发言高屋建瓴又玄机暗藏,使小王一时琢磨不透,心里就像揣了几十只小兔子一样。

3.你是以为聪明,活泼的男孩,每一节课,你都专心听讲,大胆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工作认真负责。老师同学都喜欢你,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上课了,我们不光要倾听老师的话语,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

5.听了他在会上慷慨激昂的发言,大家都很振奋。

6.科学家是在理性的最高法庭上对自然界最忠实的诠释着,但是假如无知成为法官的顾问,偏见成为陪审团的审判长时,科学家诚实的发言又有什么用处呢?

7.8号就回来了,尽管没发言但还是先看了下帖子,看帖子就是看望大家了,呵呵。

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9.警方发言人乔里奥斯说,该观察诽谤性质的人员照片。

10., 后悔其实是很痛苦的,我现在有绝对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