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

格调


拼音gé diào
注音ㄍㄜˊ ㄉ一ㄠˋ

繁体格調
词性名词

格调

词语解释

格调[ gé diào ]

⒈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先定格调。
格调豪放。
这部影片低级庸俗,格调不高。
格调高雅。

literary or artistic style;

⒉  人的风格或品格。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唐诗纪事·秦韬玉》

one’s style of work as well as one’s moral quality;

⒊  格式;式样。

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雨中登泰山》

form; style;

引证解释

⒈  品格;风范。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故 霍王 小女名 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

⒉  风貌,景象。

唐 张乔 《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宋 陈亮 《点绛唇·咏梅月》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⒊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今详格调句法,甚类生前之作。”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轻重疾徐依格调。”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即有一二能者,不过指摘声病,讲求格调。”

国语辞典

格调[ gé diào ]

⒈  诗文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吐玉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调,铿金戛玉。」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著笔性写了去。」

⒉  人的品格、风范。

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某具说十郎。」
唐·秦韬玉〈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⒊  风貌、景象。

唐·张乔〈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逝格调高。」
宋·陈亮〈点绛唇·一夜相思〉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分字解释


※ "格调"的意思解释、格调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其思想文化境界影响着艺术格调,传统艺术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理和艺术境界。

2., 夜上海歌舞厅是深圳著名的交谊舞娱乐场所,有KTV包房,情侣卡座,专业乐队伴奏,著名歌、舞演员献艺助兴,格调高雅,情趣横生。

3.龙泉寺西阁是他当年读书的地方,触景生情,借诗述怀,诗作格调高雅清新,笔意幽深,技巧娴熟。

4.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格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了。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不怕有谁不肯接近我,也不怕觉察不到我所需要觉察的东西。

5.丑人多作怪,美人再作怪都不会被人鄙夷,同样的道理,一些话从美人胚子嘴里讲出来,那就是有格调,往耽美里说就是“气质”。

6.没事装装鬼,无聊吓吓人,激动来声尖叫,低调抓紧快跑,扮个奇模怪样,走个别致格调,疯在人流大街,闹在人群鬼嚎,图个潇洒快乐,过个纵情欢笑,放肆万圣节,快乐无极限。

7.当你走进餐厅,迎接你的又是一番古色古香的中式格调,即便你知道他家做的是西餐,你还是会感叹于环境的宜人与精致。

8.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

9.把艺术格调轻轻的渲染,以低调奢华的沉稳姿态晕染开来。让空间凌越与想象,但存、自然的生活品质令人心驰神往。

10.曼丽既没有天才,格调也不高,虽说虚荣心促使她刻苦用功,但是同样也造成了她一脸的女才子气派和自高自大的态度。有了这种气派和态度,即使她的修养再好些也无补于事,何况她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