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意思
zhīxíng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行合一的意思解释、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绳之以法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痛定思痛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弦外之响 比喻言外之意。
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见危致命 见“见危授命”。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圆凿方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为虎作伥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怜香惜玉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进退维谷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强颜欢笑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将错就错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说来话长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岂有此理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行不副言 谓言行不一。
顾影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