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黄头郎》翻译及注释

唐代李贺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译文:黄头郎,摇船外出,久久未归还。

注释:捞拢:摇船荡桨。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译文:一个荷花般的身影在南面的水边,独自伫立,愁容满面。

注释:南浦:南面的水边。古人送别之地的习称。芙蓉影:明言荷花,暗喻临浦送别的少妇的艳美姿容。愁红:被风雨摧残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译文:流水潺潺,像拨弄着湘娥的佩环,竹啼生露,月光布满山涧。

注释:湘娥:指湘妃。即帝舜二妃娥皇与女英。佩:系在腰间的玉饰。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译文:轻拂玉瑟,弹起《青门》曲,山间的云露把黄色的葛花湿染。

注释:青门:曲调名。一说是长安城东南的城门。石云:山石间通起的云气。古人认为云气萌生于山石中,所以称石为“云根”,云为“石云”。黄葛:开黄花的葛草。葛之一种。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

译文:白色的蘼芜花开满了沙滩,早来的秋风预告着丈夫即将回返。

注释:蘼芜:草名,其叶有香气,七、八月间开白花。

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译文:为迎接亲人,铺扫罗锦褥垫,还急急忙忙把鸳鸯炉里的熏香点燃。

注释:罗荐:用丝罗做的垫褥。鸳鸯:指鸳鸯形的熏香炉。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207篇)